Limin Feng Blog

The path a person take can only be seen clearly after the destination has been reached.

尖子生的秘密习惯——连毕业后的学生都想偷学

本文原始参考资料的版本为2018年9月发表在美国杂志《Reader’s Digest》(读者文摘)上的一篇文章“Secret Habits of Straight-A Students Even Post-Grads Will Want to Steal”。   大成者未必智,但是一定勇。   学习成绩与大脑的智力无关,也与投入到学习上的时间多少无关。许多成绩优异的的尖子生将他...

体制内的神与编外的仙

  人的大脑有时反应很灵敏,能用0.1秒的时间拍死一只蚊子;有时又很迟钝,听到别人说一番话后,可能几年后才回过味来。   几年前我曾经听过一个大学教授说:“我不希望我的学生都做科研。”当时我没在意,以为是闲话。因为按常理,谁不希望自己在学术圈“桃李满天下“呢?学生之中得到科研教职的人越多,对自己越有利,再不济也能提高自己文章被引用次数啊。   后来我参加工作一段时间后,逐渐明白了这...

自然科学中的因果推理

1. 确定性因果推理   想象一个常见的场景。 在一群人打篮球时,球飞出打碎了旁边居民家的窗户玻璃。在这个例子中原因很复杂,“因”的集合包括每一个球员、球、篮筐与居民家窗户的位置等。在“事后诸葛亮”式的推演中,不能简单地把最后一个拿球的队员“小明”剔除,就认为“窗户玻璃被打碎”这个结果不会发生了。因为所有队员的行为是根据其他队员的行为来做出反应的。即使在假设推演中把小明剔除了,窗户破碎这个...

环境与健康系列(十五)——以物理机制和数据双驱动构建因果图网络模型(上篇)

语言会影响大脑对世界的看法。如果你无法向别人清晰地描述你的方案,那肯定不是一个好方案。因此本文供交流反馈使用,共计约8000字,读完约需要20分钟。本文同步更新于笔者简书主页: https://www.jianshu.com/p/cb924b178bbd. 1. 背景介绍 1.1 见相非相   对于数据科学家来说,世界是黑白色的,见相非相。即使是最低水平的程序员,他观察事物时...

“等”原本是清闲的心境

  最近搬到新的出租屋,百废待兴,所以开启了网购买买买模式,快递员很快就都认识我了。但是我发现得了一种奇怪的心理疾病,那就是在等待快递的时候,非常焦虑。干什么都感觉有事挂在心头,不时看手机上的物流状态,担心漏接快递员电话。   “等”这个字,竹子长于寺庙,庭前花开,园中禅坐,本来是一种清闲自在的心理状态。但是在现代社会,我们从来没有在等待中如此闲适过。   小学等放学后回家看动画片...

高架源工业烟羽中纳米颗粒物数浓度特征

2017年12月,中国海洋大学姚小红课题组、上海交通大学彭仲仁课题组与天璇无人机公司合作,于上海对高架源工业烟羽进行了航测。 1. 背景介绍   一个热力学系统是趋向于熵增的。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本来就趋向于扩散和分子间距离增大。所谓的污染物累积,是因为物质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匀 (集中分布在近地面)。 这可以看作是一种熵减现象。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如果是想让熵减,变无序为有序,...

弹簧质点系统的动力学图网络建模实例

注: 本文中实例来自于Google公司DeepMind实验室在GitHub网站发布的图网络graph_nets.   弹簧质点模型,是一种典型的图网络模型。关于图网络,见笔者之间的一篇文章《图网络与知识表示概述》。弹簧质点模型是利用牛顿运动定律来模拟物体变形的方法。实际上,模拟一个力学体系下的变形物体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将其表示为弹簧质点系统,这是因为它的物理模拟和时间积分的各项技术...

基于图网络的物理模拟器

  Google公司DeepMind实验室于2020年2月21日在arxiv上发布了预印版文章《Learning to Simulate Complex Physics with Graph Networks》。研究人员提出了模拟复杂物理过程的一般框架,包括流体、刚性固体和可变形材料的相互作用。这个框架称之为 “基于图网络的模拟器”(Graph Network-based Simulator...

吴军《格局》读书笔记

注:本文是吴军老师所著《格局》一书的读书笔记,版本为中信出版社2019年11月版。该书其实是个文集,是2016-2018年吴军在“得到”App上写的500多篇文章整理而成,文风更似散文。本文按照Title-Statement-Example-Conclusion (Re-state) 的逻辑形式重新组织了其主要论点和论据。   格局首先要正确,然后才是大。一个人在明确了自己所在的...

环境与健康系列(十四)——怎样让缩短的肌肉不再疼痛

0. 引言   有人说人的一生就是和病痛做斗争的漫长过程,诚如斯言。我与我自己身上的肌肉疼痛斗争过程,已持续数年之久。   人分两种,背部疼痛的人和即将背部疼痛的人 (by Kristian Berg)。每个人在几岁孩童时期,可以盘着腿坐在地上一下午,或者满世界的乱窜也不会感觉到累。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 身上的肌肉越来越僵硬。稍微坐的时间长一点,腰背肌肉就非常不舒服。走上几百米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