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搬到新的出租屋,百废待兴,所以开启了网购买买买模式,快递员很快就都认识我了。但是我发现得了一种奇怪的心理疾病,那就是在等待快递的时候,非常焦虑。干什么都感觉有事挂在心头,不时看手机上的物流状态,担心漏接快递员电话。
“等”这个字,竹子长于寺庙,庭前花开,园中禅坐,本来是一种清闲自在的心理状态。但是在现代社会,我们从来没有在等待中如此闲适过。
小学等放学后回家看动画片,下课前二十分钟内根本无心听老师讲什么;初中晚自习前,等班主任回家吃饭了,翻墙出去上半小时的网吧,那种急切真的像热锅上的蚂蚁;高中食堂排队老长了,等的过程最容易发生口角甚至打架。大学之后,追求怎么爽怎么来,要即时爽,不能等,打游戏,刷视频,看直播。结果就是对于等待这件事越来越没有耐心。
等待时的焦虑是拖延症最合适的借口。例如,反正等几天才是好天气,那就等天气和心情等好的时候再干活。 结果到了好心情的时候,又去刷剧看视频了。
我们该如何对待等待中的时间呢?对于生命来说,除了经历过的体验之外的东西都是虚无,看似得到或者失去了,实则对生命本身来说毫无价值。因为生命终归要终结意识,回归到自然中。大多数等待对生命的价值很小。在产房外等待新生儿诞生的父亲,焦虑的走来走去几个小时。这几个小时是他可能抽烟、玩手机、发呆、踱步,对于生命来说是不可避免的等待,但是这段经历的体验对生命来说是很重要的,会被记忆长期保存。但是其他的等待,例如开车进商场,等待停车位,就是很糟糕的体验,对于生命来说体验为负值。
要利用等待的时机来磨炼自己的心性、才能和知识,为将来的发展做好准备。“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古人的经济学问,都在等待的寂寞中练习出来。例如左宗棠参加科举会试,三次不中,随即再也不参加科举考试。隐居乡下,在居室中写了幅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这时他才25岁,籍籍无名的落第秀才,再怎么隐居也不会有人三顾茅庐的。但是他先回乡结婚,然后用心钻研勘舆地理、农桑、水利、军事、洋务等经世之学,终于等来出头的机会,出任骆秉章幕僚。这些知识将来为左宗棠平定叛乱、兴办洋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等待总归是要耗费时间的。曾国藩的父亲去世时,按照惯例曾国藩向皇帝申请回家丁忧,也就是守孝三年,获准后辞去了所有官职回到了湖南老家。曾国藩在丁忧期间,食欲不振,卧床不起。除了悲伤外,其实曾国藩是因为在湘赣治兵期间得罪了不少同僚和上级,上下交困,左右失和。他的弟弟曾国荃四处求医问药,无果。最后曾国藩的病是怎么好的呢?相传有一个癞丑和尚到了村里,说包治百病。曾国荃本来也怀疑这个和尚是行骗忽悠钱的,但是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请其入室。癞和尚给曾国藩把完脉,心想你丫身体好好的,病不在表肤,还治个锤子。但是逼既然装了,就跑不了,得,姑且做一回心理医生吧。癞和尚提笔写药方,共十二个字,曾国藩看完药方,大吃一惊,一奋而起,在等待重新出山之前磨练心性和兵法。这十二个字是: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
等待期间,哪怕没有条件复习学问,也可以反思自己在为人处事上的失误,重新调整心态与周围人相处,不再自私自利,懂得分享利益和权力。道分阴阳,崇尚阳的刚健正大,同时一再提示自己阴的谦退静稳。明天地之法,修性命之道,则进取退藏兼备,用以洗心研机,彰往察来,显微阐幽,于可尽死生之理,通幽明之故,最后就可达到心安理得、无忧无恐,知天乐命的境界。